您的位置::威县农业网 >> 线叶蓼

休闲农业美美与共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毛萼紫薇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休闲农业“美美与共”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随着各地休闲农业迅速发展,农业部今年首次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题纳入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调训110余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日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和管理干部学院组织学员围绕“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题展开专题研讨。特展出精彩观点和典型经验,供读者参考借鉴。

江西婺源:景区与农民利益共享

近年来,婺源乡村旅游的兴起,为农家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形成了严田古樟民俗园、李坑平山新村、清华镇浮溪村等一批特色农家乐村点。

如李坑村,拥有婺源山区少见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观。2000年全村有近400人外出打工,几乎每2人中就有1人外出打工,全村人均收入600元。自2001年启动乡村旅游以来,到2012年,李坑村268户居民中,有262户500多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乡村旅游,或做导游、或撑游船、或开农家乐、或做旅游工业品、或经营摊点茶楼。

目前,全县共有农家乐3360余户,床位1.8万张,餐位11万个,解决了1.6万名农民就业,平均户经营净收入达到6万多元。许多农民“洗脚上岸”,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岗位。

为了给为新农村提供造血式而非输血式的产业,县里将景区收入4%的股份分成,用在新农村软件、硬件建设和为村民服务上,完成了对村民改水、改电、路面硬化、村庄美化、亮化工程,让全体村民都分享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此外身处景区农民还可以通过旅游资源补偿实现增收,景点参观户每户均可得到门票分成2万多元。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75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到2.08万元,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可谓藏富于民。

贵州兴义:“农家乐”示范精准扶贫

万峰林美丽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一直以来吸引着各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但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留不住人”,不能转变(化)成当地居民的收入。按照“规划与生态先行、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贵州省兴义市编制了《万峰林游览区保护与建设规划》、《纳灰河流域循环经济综合整治详细规划》,实施过程中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明确责任,包保帮扶,做到了精准扶贫。

为引领示范,兴义市挑选33家农户作为首批“农家乐”示范点,并实行一个单位和主要领导包保一个示范户,对农家乐示范户重点扶持,为农户出点子、想办法,突出各自在菜品、服务方面特色,引导和鼓励当地村民开办农家乐。实行“两不撤”原则,“农家乐”设施不完善、环境不改变、单位不能撤,经营不得法、服务不周到,领导不能撤。真正发挥帮扶包保作用,让示范户切实愿经营、想经营、善经营、有收入。

此外,兴义市抓住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的契机,建立农家乐、客栈星级评定制度,提升农家乐、乡村客栈知名度,带动和鼓励了一批经营能手。据统计,2014年万峰林游客达186万人次,休闲旅游收入1.2亿元,农家乐发展到250多家,乡村客栈50多家,具有知名度大型休闲农庄15家。

陕西袁家村:打造民俗乡愁寄托地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现有村民62户,286人,集体土地630亩。面对传统村办企业的凋零倒闭,村民逐一下岗的现实困境,2007年,袁家村通过“关中印象体验地”建设,以关中民俗文化为魂,打造关中民俗乡愁的寄托之地,让袁家村每家每户都参与到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事业中,让每家每户都能够分享集体发展的红利。

相比一些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村庄而言,乡土风情成为了袁家村唯一的资源,袁家村紧抓关中乡土风情民俗,将民俗文化贯穿于景观体系、产业构建、旅游功能之中,形成民俗文化凝聚下的品牌张力。建设了具有仿古特色的光滑青石街、青砖灰瓦农房等建筑,精心建造典型的关中民居格局;布局了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房,呈现原生态的关中生活图景;整合传统关中饮食文化,按照传统工艺自制的酸奶、油炒辣面儿、醪糟、香醋、豆腐,让记忆中的老味道回味在舌尖,流淌在心田。

2015年春节期间,袁家村接待游客78万人次。2013年,袁家村共接待游客1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5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万元,村里农家乐、农家宾馆、乡村旅游持股等年收入超过100万者预计至少占到全村农户一半以上。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农业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下,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休闲农业似乎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模本和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休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已经超180万家,年接待人数达10亿人次,经营收入达3000亿元,带动3000万农民受益,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而在农业部举行的一项典型调查中,发现13.5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农民占92.4%,农产品销售占经营收入的40%以上,每亩土地产出率接近1.2万元,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出率的6.2倍,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5.41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作为紧密连结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休闲农业已经被视为未来农村地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一项朝阳产业。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企业拿走更多产业利润,农户仍然以初级农产品销售为主,难以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利润,从而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成为制约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如一些以发展连片油菜花农田景观为主的地区,许多农民因其效益低而拒绝种植,从而影响了整个景区的打造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实践中,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一直是政府、企业、市场、农民等多方博弈的焦点,也是决定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何保障多方利益,使其共同和谐发展?政府在出台相应规划时,应该为弱势的农民发声,把农民的利益作为最终的落脚点。正如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的农业“六次产业化”概念,他强调“6”来源于“1×2×3”,而非“1 2 3”,用的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如果没有农业生产,一切都是零,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同理,如果休闲农业不能凸显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休闲农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纵观各地经验,凡是如江西婺源、陕西袁家村等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是将农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大家积极踊跃投身到休闲农业的建设大军中来。这里借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一句名言来概括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用老百姓最直白的土话翻译过来就是“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a href="https://dise.fh21.com.cn/hospital_230778/" target="_blank">武汉试管婴儿医院

a href="https://wapdise.fh21.com.cn/article/329464.html" target="_blank">子宫腺肌症脸上长斑怎么控制

a href="https://dise.fh21.com.cn/share/article/33749.html" target="_blank">胎儿脑瘫能查出来吗

a href="https://dise.fh21.com.cn/article/189356.html" target="_blank">孕妇眼底黄斑病变是不是没法治疗

a href="https://wapdise.fh21.com.cn/share/article/3710.html" target="_blank">荨麻疹怎么提高免疫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