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威县农业网 >> 太行白前

安徽小龙虾游出富民大产业瑞香属

时间:2022年08月11日

安徽:小龙虾 游出富民“大产业”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的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市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特色产业紧紧抓住,全市稻虾种养发展迅速。2018年4月全省渔业转型升级暨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2019年3月全省稻渔综合种养调度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大力发展稻虾种养助推脱贫攻坚的做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领导的充分肯定。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我市以稻虾轮作、共生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年增幅超过100%,2015年为2.8万亩,2016年8万亩,2017年17.3万亩,2018年达到41.8万亩,面积跃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稻虾种养面积近2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66万亩,预计今年全年增加面积30万亩以上,到2020年末,全市稻虾种养面积将超过100万亩,保持全省第一。

目前,霍邱县稻虾种养面积超过40万亩,为全省第一县,霍邱三流乡稻虾种养面积近8万亩,为全省第一乡。2019年3月17日,中国渔业协会组织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充分讨论后,授予霍邱县“中国生态稻虾第一县”称号。

全市已经建成稻虾种养万亩示范区4个、千亩示范片26个、百亩示范点380多个,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3家,建成龙虾苗种繁育示范基地24个,产地集散市场40多个。

与此同时,我市稻渔综合种养效益******。据市农业部门相关专家分析认为,稻虾种养生态效益******。小龙虾以稻田中杂草、稻秸腐殖质、稻田虫类为饵料,水稻秸秆成为饲料,充分利用了秸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达到了生物灭虫和除草目的,可减少70%以上的农药用量;小龙虾排泄物可以为稻谷生长提供有机肥料,可减少50%的化肥使用量,生产出品质优良的生态稻。稻虾种养产出来的“稻”和“虾”都是安全放心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实现了稻稳产、田增收,提高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又丰富了优质农产品供应。

稻虾种养经济效益良好。稻虾种养亩产稻谷可达500-550公斤(山区除外),亩产小龙虾75-100公斤,亩均可节省机耕、农药、肥料等直接投入成本200元,亩均种稻收益增加300元以上,亩均小龙虾增收2000元以上。2018年全市稻虾种养稻和小龙虾总产量达25万吨,总产值实现21.4亿元,实现效益10.3亿元,其中:虾田稻总产量达21.3万吨,总产值6.3亿元,效益1.9亿元,稻田虾总产量达3.7万吨,总产值15亿元,效益8.4亿元。稻虾种养亩均产值5120元,亩均效益2464元,比正常开展水稻种植,效益提高数倍。

稻虾种养扶贫带动作用突出。一部分贫困户在政府及大户引领带动下,自己发展稻虾种养,实现增收致富;一部分通过土地租金、就近就业实现增收。2018年,稻虾种养共帮助全市3.6万贫困户实现增收,其中1.5万户人均增收2200元以上,有力助推了扶贫攻坚工作,稻虾种养已成为老区脱贫的重要特色产业。今后,随着虾田稻米质量及品牌提升,稻米附加值上升空间巨大,稻虾种养产业将为脱贫攻坚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金安区春泉农业有限公司抓住机遇,积极延伸稻虾种养产业链条,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带领了贫困户58人共同发展,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生产模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并与贫困户28人签订了长期就业劳动合同。企业通过品牌创建和“互联网+”等先进生产经营模式,借助互联网体系和快捷方便的物流系统,实现优质虾田米和新鲜小龙虾产品的快速下单、输送,提升了稻虾、虾稻的价值,助推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企业发展壮大了,贫困户也一个接一个地脱贫致富了。

多招齐下壮大规模

培育经营主体。发挥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的发展牵动作用,培育壮大水产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虾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从事稻渔综合种养龙头企业136家,专业合作社815家,家庭农场及核心示范户1200多家,50亩以上养殖大户3980个,成立龙虾产业协会4个。

打造稻虾品牌。支持开展稻虾“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打造稻田虾、虾田稻米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以市场引领消费,以消费倒逼生产,带动稻虾种养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全市已注册虾田稻米商标53个、稻田虾商标29个,从事稻虾种养产业电商企业24个。

做实综合服务。市及县区均成立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导小组,并进行责任落实和分工,全市100余名水产技干每人抓2个以上示范点(片、区)。全市开展技术培训9000余人次,印发技术手册4万册。举办大型小龙虾产业发展推进培训会,邀请省内外专家授课指导。组织水产技干、种养大户赴湖北潜江、江苏盱眙、安徽全椒等地考察交流30多次。

出台奖补政策。2017-2018年,市及霍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政府出台了扶持政策,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500多万元,加强了稻田基本设施建设,给予了稻虾种养规模经营主体一定奖补,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

提升品质还需“精准发力”

据市水产局副局长徐胜介绍,我市稻虾种养取得了一点成绩,在面积规模上走在全省前列,但依然存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水平总体偏低,小龙虾产量、产值偏低,大虾、精品虾不多;品牌创建不响,宣传推介工作不足,我市稻田虾、虾田米知名度不高,区域品牌还没有形成;小龙虾加工及产品开发能力缺乏,产品附加值不能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高标准示范基地不多;新型经营主体不强,行业领军企业缺失等问题。

徐胜说,我市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大力实施省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推动全市稻虾种养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强力推动基地创建。充分利用丰富的稻田资源,科学制订规划,优化区域布局,整体成片推进,形成规模效应。创建工程标准化、稻田规模化、生态循环、特色鲜明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加快构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新格局。严守稻渔综合种养田块沟坑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10%的比例红线,杜绝过度开挖开发,******限度保护好稻田耕作层。到2022年,建设1个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0万亩以上的重点县,5个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5万亩以上的重点乡镇,8个连片规模5000亩以上“四化”高规格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大力培育经营主体。鼓励适合发展稻虾种养的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做大做强,形成区域性优势产业。加强培训,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建立一批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挥六安市小龙虾产业协会等协会组织的行业管理、产业集聚、品牌宣传等作用。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要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稻虾种养产业扶贫带动作用。到2022年,培育1个稻渔综合种养科技领军企业,2个科技型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30名稻渔综合种养科技领军人才。

突出做好品牌创建。支持经营主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参与优质生态虾、绿色虾田稻米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具有大别山特色、影响力较大的知名稻虾产品品牌。加强稻虾种养投入品管控,严格质量管理,不断提升稻虾种养产品质量。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注册区域公共品牌,支持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组织参加全国各类农业展会和省、市相关节庆活动。到2022年,力争初步打造形成2个有影响力的小龙虾、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稻虾种养米(稻)、虾等企业知名品牌3个以上,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0个以上。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聚力补齐二、三产发展不足的短板,统筹布局,加快建设小龙虾产地交易市场,在重点地区组建规模较大的小龙虾区域性集散市场,完善冷链物流配套,建设保鲜暂养基地。拓展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稻渔产品电子商务,建立营销网络,打通小龙虾外销市场。建设小龙虾精深加工开发项目,引进大型小龙虾餐饮企业、龙虾学校等,培育生产、销售、餐饮业人才,推动我市小龙虾在地餐饮发展,延长小龙虾产业链,注重产业多功能性拓展,实现一二三产同步融合发展。从2019年开始,每年组织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小龙虾节庆活动。到2022年,培育1个年产值超3亿元的小龙虾加工企业,创建3个农旅结合的龙虾特色小镇,打造1个一二三综合产值超50亿元的稻虾综合种养融合发展强县,建设5个规模较大的小龙虾交易市场,3个以小龙虾美食为主题的餐饮一条街。

扎实开展种苗繁育。支持育种创新能力建设,组建龙虾研究所,开展试验示范,选育出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强,且适合我市水质、土壤、气候的小龙虾良种。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小龙虾良种生产及试验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扩繁生产,构建我市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小龙虾种业体系,提高良种覆盖率,做强小龙虾种业,为全市稻虾种养可持续发展筑牢种业基础。到2022年,力争在全市建设5个规模500亩以上、良种繁育2000万尾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小龙虾良种生产基地。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厦门大城小爱婚纱摄影

电子仪器设备回收

贵州地磅规格

收光缆

国产房车大全

友情链接